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4年度县推动共同富裕典型经验材料,供大家参考。
近年来,**县以稳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,聚焦农业、农村、农民和低收群体,兜民生、补短板、兴产业、强治理、促增收,2022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**元,与城镇差距降至**:**,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,实现了乡村宜居宜业、农民富裕富足、城乡各美其美。
一、创新做法
(一)“三引”广辟农民增收渠道。坚持稳定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、支持创业挖掘经营性收入、完善政策措施鼓励返乡农民创业的发展思路,推动“农民变工人、村民变股民、返乡做老板”的蝶变转型,先后引领**名有“一技之长”的农民走出去,引导**名有“创业激情”的农民留下来,引育**名有“经济实力”的农民回乡兴业,有效拓宽了广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渠道。
(二)“三线”融合发展现代产业。围绕北部茶旅融合、中东部药旅融合、南部种旅融合“三条主线”,突出园区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全产业链发展,聚力发展道地中药材、绿色果蔬、优质粮油、生态畜禽等产业,大力培育种源、农产品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、烘干冷链物流等支撑性产业,乡村经济业态丰富多元,成功创建省五星农业园区、国家级中药材产业园区**个。
(三)“三改”补齐农村基础短板。着力改进基础条件,做深两项改革“后半篇”文章,补齐农村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短板,推进数字乡村战略,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捷。着力改善人居环境,统筹实施垃圾处理、污水处理、厕所革命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等“五大行动”,村容村貌实质提升。着力巩固改革成果,持续做好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,巩固农村承包土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成果,探索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有效路径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,建立完善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,农改名片焕发新的光彩。
(四)“三机制”兜牢民生保障底线。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,压实新一轮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,加大困难农民精准帮扶力度;
完善农村产业发展奖补政策,加大政府对农民收入的直接支持,先后给予**名规模化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奖补资金**万元。健全统筹基本养老保险、基本医疗保险机制,完善农民工失业救助体系,农民工失业保险覆盖面扩大到**%。建立农村社会救助兜底机制,织密拓展转移性收入保障网,全面推进社会慈善事业,构建“救急难”常态长效平台。
(五)“三模式”完善基层治理体系。持续推广“1+3+N”乡村治理模式,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探索“五联五化”治理,建立健全议事协调长效机制,创新完善群众参与基层民主协商形式。构建权责明晰、运行规范、高效联动、数据共享的诉源工作模式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建立完善协调联调基础设施建设,强化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处置。突出文明乡风文明辐射模式,实施乡村记忆工程,开展文化传承行动,打造“**讲堂”“村史馆”“文化中心”**个,组建乡贤宣讲团、志愿者队伍、本土人才**支队伍,规范提升村规民约和道德评议会、村民议事会、禁毒禁赌会、红白理事会的“一约四会”,乡村气象焕然一新。
二、突出成效
(一)经济实力明显增强,“农民富”的基本盘不断做大。202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**亿元,其中农林牧渔业产业**亿元,拉动GDP增长**个百分点。持续脱贫攻坚成果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全县贫困发生率保持0,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**%,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。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,通过盘活资产资源、参股入股分红、组织劳务服务等多种模式,上半年全县实现集体经济收入**万元,同比增长**%。
(二)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“农业强”的竞争力显著提升。按照全链、循环、高效标准,培育优质果蔬(茶)基地**万亩,建设优质粮油、中药材种业等产业园区**个,新建“三农”工作综合示范片**个,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**:**:**。整合中医、文旅、康养等资源,加快建设**旅游度假景区、**景区和**湿地公园、**运动公园、**城市后花园,农业产业附加值不断增加,新的经济增长极逐步形成。
(三)公共服务趋向均等,“农村美”的环境日益改善。基础设施更加便捷,以路、水、电、讯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体系不断完善,成功创建省级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县,创建省级百镇建设试点镇**个、省级“四好村”**个。人居环境更加优美,以城市、重点镇、一般场镇、中心村(聚居点)为主骨架的四级城镇体系基本形成,城镇化率超过**%。公共服务更加健全,乡乡建有标准中心校、卫生院、便民服务中心,村村建有标准化卫生室、文化室,建成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网点**个,以医、学、保、养、娱为重点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越渐完善。
(四)乡村治理更加有效,“农村好”的共识逐步形成。农村改革不断深化,荣获“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”,蝉联“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(区)”。乡村治理亮点纷呈,独具**特色的“1+3+N”“五联五化”治理模式被国省媒体平台报道推广。精神文化不断丰富,**个村、**户、**人先后被评为省、市级文明村镇、星级文明户、“身边好人”等,群众生活丰富多彩、乡风文明深入人心。
三、先进经验
(一)推动共同富裕,低收入群体稳定增收是关键。坚持把促进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民群众增收作为中心工作,挖掘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潜力,拓展文旅康养等新兴产业发展空间,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,扩大就业、创业渠道,盘活农村“沉睡”资产,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,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加,实现农民在中等收入群体中的比重倍增,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得到持续改善。
(二)推动共同富裕,公共服务均等是内在要求。统筹城市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。重点围绕宜居宜业乡村建设,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,加大教育、医疗等资源的均衡配置力度,把更多优质资源向农村倾斜,让更多城市公共服务辐射到农村。
(三)推动共同富裕,精神生活富裕是重要内容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,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整合资源、拓宽渠道,构建立体化、全方位、广覆盖的文化阵地,丰富乡村文化产品的供给与服务,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,推动乡风文明持续向好。
(四)推动共同富裕,乡村治理是的根本保障。规范完善村民自治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、健全“三治”融合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,突出农民主体地位,顺应把握乡村发展规律,夯实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,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成效,为全面实现共同富裕保驾护航,确保农民安居乐业、农村安定有序。
推荐访问:共同富裕 典型 推动 县推动共同富裕典型经验材料